第一百二十八章 递家书请僧降妖-《万族乐园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遇晚先投宿,鸡鸣早看天,一程一程,长亭短亭,不觉的就走了二百九十九里。

    猛抬头,只见不远处有座好城,便是宝象国都。真好个处所也:

    云渺渺,路迢迢。

    地虽千里外,景物一般饶。

    瑞霭祥烟笼罩,清风明月招摇。

    嵂嵂崒崒的远山,大开图画;

    潺潺湲湲的流水,碎溅琼瑶。

    可耕的连阡带陌,足食的密蕙新苗。

    渔钓的几家三涧曲,樵采的一担两峰椒。

    廓的廓,城的城,金汤巩固;

    家的家,户的户,只斗逍遥。

    九重的高阁如殿宇,万丈的层台似锦标。

    也有那太极殿、华盖殿、烧香殿、观文殿、宣政殿、延英殿,一殿殿的玉陛金阶,摆列着文冠武弁;

    也有那大明宫、昭阳宫、长乐宫、华清宫、建章宫、未央宫,一宫宫的钟鼓管籥,撒抹了闺怨春愁。

    也有禁苑的,露花匀嫩脸;也有御沟的,风柳舞纤腰。

    通衢上,也有个顶冠束带的,盛仪容,乘五马;

    幽僻中,也有个持弓挟矢的,拨云雾,贯双雕。

    花柳的巷,管弦的楼,春风不让洛阳桥。

    取经的长老,回首大唐肝胆裂;

    伴师的徒弟,息肩小驿梦魂消。

    看不尽宝象国的景致。

    师徒三众收拾行李、马匹,持着通关文牒,安歇于馆驿之中。

   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,对阁门大使道:“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,倒换文牒,乞为转奏转奏。”

    那黄门奏事官,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:“万岁,外边有个唐朝上国的高僧,欲求见驾,倒换文牒。”

    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来人,且又说是个方外上僧,心中甚喜,即时准奏,叫:“宣他进来。”

    于是从者把三藏宣至金阶,山呼礼毕。

    两边文武多官,无不叹道:“上邦人物,礼乐雍容如此!”

    那国王道:“长老,不知你到我国中何事?”

    三藏道:“小僧是唐朝释子,又是唐皇御弟敕封‘三藏王’。承我家天子敕旨,前往西方取经。

    原领有文牒,到陛下上国,理合倒换。

    依照礼节来访,冒昧惊扰龙颜。”

    国王道:“既有唐天子文牒便是贵客,何谈冒昧惊扰之说?

    请将文牒承上细看!”

    三藏双手捧去,展开放在御案上。

    牒云:

    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:切惟朕以凉德,嗣续丕基,事神治民,临深履薄,朝夕是惴。

    前者,为救泾河龙邻,出行于我皇皇后帝,三魂七魄,倏忽阴司,已作无常之客。

    因有阳寿未绝,感冥君放送回生,广陈善会,修建度亡道场。

    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,金身出现,指示西方有佛有经,可度幽亡,超脱孤魂。

    特着法师御弟玄奘,远历千山,询求经偈。

    倘到西邦诸国,不灭善缘,照牒放行。

    须至牒者。

    大唐贞观一十三年,秋吉日,御前文牒。

    文牒上,此刻已整齐盖列各国宝印九颗。

    国王见了,取本国玉宝,用花押做十全之数,递还与三藏。
    第(2/3)页